站点地图 / 收藏本站
新闻中心

Sci Rep:中国学者首次建立老年艾滋病动物模型

浏览次数:200      日期:2017年03月24日 08:52

来自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动物模型与人类疾病机理重点实验室的研究人员发表了题为“Accelerated disease progression and robust innate host response in aged SIVmac239-infected Chinese rhesus macaques is associated with enhanced immunosenescence”的文章,首次建立了老年AIDS动物模型,发现免疫衰老在老年艾滋病的发展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这项研究显示SIV感染老年中国恒河猴是研究老年AIDS发病机制的良好动物模型,老年艾滋病的治疗手段应注重逆转免疫衰老和控制异常的免疫反应。


这一研究成果在线公布于Scientific Reports上,文章的通讯作者是昆明动物研究所郑永唐研究员,第一作者为郑宏毅博士。郑永唐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建立5种SIV/SHIV AIDS灵长类动物模型,进行HIV/AIDS发病机制、药物及疫苗的评价研究等。


近几年来老年艾滋病患者正在逐年增加,老年人已成为HIV感染高危人群,老年艾滋病逐渐得到广泛关注。目前中老年HIV感染者的治疗效果不理想,其死亡风险和AIDS进展风险仍要高于年轻感染者,免疫重建效果也远不如年轻患者。考虑到人口老龄化的趋势,对老年艾滋病的研究迫在眉睫。其中的瓶颈在于难以在HIV整个感染过程中纵向研究老年艾滋病发病机制,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合适的动物模型,然而至今尚无老年AIDS动物模型的研究报道。


在这篇文章中,研究人员使用SIVmac239病毒感染老年中国猕猴的方法首次建立了老年AIDS动物模型,发现免疫衰老在老年艾滋病的发展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感染后的老年猴血浆病毒载量快速上升,CD4/CD8比值严重倒置,CD4+T细胞迅速减少,表明其疾病进展更快和发展为AIDS的风险更高。


免疫衰老一些特征指标如低水平的CD4+初始T细胞比例和感染后高水平的稳态增殖水平预示了进一步的疾病进展。老年猴的宿主天然免疫反应更快更强,与其快速提高的稳态增殖水平和严重的CD4+初始T细胞耗竭相关,网络分析发现免疫衰老是中心因素。这种补偿效应虽能一定程度上缓解老年猴CD4+初始T细胞缺失,实际上却加重了宿主的免疫活化和炎症,从而加速了疾病进展。结果提示SIV感染老年中国恒河猴是研究老年AIDS发病机制的良好动物模型,老年艾滋病的治疗手段应注重逆转免疫衰老和控制异常的免疫反应。


这些能够分解RG-II的细菌中,有几个编码蛋白质的基因以前一直没人报道过它们的活性。


近期艾滋病研究取得了几项重要的进展,如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和洛克菲勒大学的科学家发现在HIV样病毒感染后,立即给猴子使用两种强大的抗HIV抗体,能帮助部分猴的免疫系统即使抗体消失后也能长期控制住病毒。


研究表明抗体能抑制SHIV接近或低于标准测定值长达6个月的时间,一旦抗体水平下降得很低,病毒就会在所有的动物(除了其中的一只猴子)中发生反弹。之后在5-22个月之后,其中6只猴子的免疫系统自发地恢复了对病毒的控制,并将其降低到不可检测的水平(5-13个月),也就是说这6只猴子在接受抗体治疗后能持续维持关键免疫细胞的健康水平。


另外加州大学旧金山研究所的研究人员第一次成功识别血液样本中的HIV潜伏感染细胞,他们指出可以通过CD32a蛋白,将被病毒感染但处于休眠期的T细胞从其他真正的“良民”中给揪出来。下一步,他们将对不同性别、种族、年龄、以及感染阶段的患者血液样本进行相同方法的筛查。科学家们还将检验HIV惯常侵染的组织,包括肠道和淋巴结。最终的目标,如果鉴定出CD32a是一个可靠的生物指标,将对其开展靶标药物设计。